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就是写毕业论文查重降重的时候。每年到了临近毕业季的几个月,学生们对于知网可以算得上是又爱又恨。除了重复率,更让人愤懑的是查重时的费用,虽然看似不多,但是前前后后多来几次,一个人也能贡献几十块钱,放到全国,那也是一年上亿的收入。而这些钱却没有被引用论文的作者的分成。
查询论文要收费,但是论文作者拿不到任何收入,很多人都在说知网已经成为寄生在科研和学术领域的羊毛党。最理想的方式是直接由国家来寻找运营维护的主体,免费向科研人员和学生开放。本来就是基础设施,就像国家图书馆一样,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要因为少部分人赚钱,阻碍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但是如果是国家完全运营,这意味着国家还会补贴钱,而且应该不会少。免费意味着有人买单,有人赚钱。这样缺乏定价提议,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最后大家现在花的钱,会由财政出,全民买单,最终变成养了很多人,财政补贴不知道进了哪里。
有个思路,现在阿里腾讯本来就要各拿出一千亿,可以让他们来维护这个公共平台,作为公益性的,算到他们援助的项目里面。能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就是大功一件,他们会很积极。现在这两个公司都要寻找合适的公益项目。
但是更好的方式是将基础的数据开放出来,让大家都可以自由访问和使用,总会有人能够做好的。这类似开源项目的做法,个人或者企业都可以做出贡献,现在很多开源项目都做的很好。
现在真正垄断的是背后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不应该被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垄断。
有人会问,未经作者允许擅自收录论文,拿去卖钱,还不给作者版权费,这种操作肯定违法,可知网还是要明知故犯、并且屡教不改呢?
原因很简单,只要作者维权的次数少于知网侵权的次数,知网就稳赚不赔。事实上,能去维权的作者是极少数;
同时,作者维权需要时间、需要成本,知网有专业的法务团队拿工资应付官司,但是一般的作者还真没这个精力陪他们玩,这样去维权的人就更少了。
视觉中国、百度文库,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我等你来告,不来最好,来了大不了赔钱。
这就是它们的商业模式,虽然无良,却是暴利。
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只要没有监管强力介入并要求整改,知网这个毛病怕是改不了了。
而且这次老教授的胜诉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懂法,并选对律师的好处。实际上,在律师的帮助下,老教授这次在百余起诉讼中大获全胜,而且是正反手暴打了中国知网,拿到了双倍的赔偿。
先说说老教授是怎么赢的。中国知网作为期刊出版单位,是有权转载已经在其他期刊刊登的文章。但不能转载电子版。
知网要是想把其他期刊电子版收录到自己的数据库内供其他人付费浏览和下载,得获得原作者授权或者向已经获得原作者授权的刊文单位的二次授权。
老教授没授权,知网也证明不了转载的刊文单位有授权,那就侵犯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得赔钱。
精彩的地方来了!
知网有网页端和APP端,都能付费浏览和下载。老教授的代理律师就在网页端和APP端分别取证分别起诉。法院也以“不同端口吸引了不同用户”为理由支持了这一做法。
这意味着老教授同一篇被侵权的文章,可以发起两起诉讼,如果全部胜诉,就能让知网赔两份钱。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老教授顺利拿到了赔偿,也让知网吃足了苦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